杨开忠: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要义

发布时间:2021-12-19

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经济学):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通过云会场方式在北京和济南同时举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在济南参加了该论坛的线下会议。参会期间,杨开忠在接受了新黄河记者的专访,他谈到了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将其核心概括为“1123”,也就是“一个部署”“一条道路”“两条主线”和“三大变革”。


“首先是一个部署,而这个部署我认为有这么几层含义。”杨开忠解释称,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区域重大战略。接下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1年10月8日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对今后几十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他说,这其中的核心的部分就是“四大战略定位”,一是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二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三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四是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这“四大定位”需要系统把握。此外,“十四五”是黄河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专门做了系统部署。“把黄河流域发展放到五年规划里,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QQ浏览器截图20211218092000.p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 杨开忠


其次是“一条道路”。杨开忠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四项主要原则,其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0月22日的重要讲话中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原则上升到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高度,要求沿黄省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第一次提出。我个人体会,这充分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客观需要。”他说,第一是地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适应和应对这个情况,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第二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三是要解决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各种问题,所以要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提高到“走什么路”的战略高度上来谋划。


第三是“两条主线”。杨开忠说,第一条线,就是建设水生态文明。“我这里讲的水生态文明就是水资源节约、水生态良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环境友好、水文化传承的生态文明。”10月22日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要求坚决落实“四水四定”的原则,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贯彻这个非常重要的是,要改变过去以城、地、人、产的区位决定水的区位做法,反过来以水的区位决定城、地、人、产的区位,这是水生态文明建设方式的重大转变。”第二条线即建设碳生态文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就在于能源革命。“黄河流域是一个能源流域,是全国能源基地,在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四是“三大变革”。“10月22日的讲话曾特别强调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体现了新发展阶段让黄河成为人民幸福河的客观要求,指明了黄河流域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方向和方式。”杨开忠说,黄河流域横贯东中西,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差异显著,空间格局相对无效率,三大变革要注意空间格局的变革,努力实现黄河流域空间格局从相对无效率向相对有效率的转变。这是一个关系黄河流域三大变革的战略性问题。


摄影:黄中明  摄像:迟广智   校对:杨荷放  编辑:刘蕾

版权:新时报文化传媒(济南)